机械-专家谈我国环氧丙烷企业发展方向
我国加入W TO在即,在这类情势下发展我国环氧丙烷生产企业应如何对策?业内专家就此提出以下建议:——合成工艺多元化。构成氯醇法与共氧化法共存的格局,分析两种方法优势与特点,因地制宜地选择生产工艺厂棚没证就可以强拆吗。从国外情况来看,美国有世界上最大范围的氯醇法生产商道化学和共氧化法生产商阿科长时间并存,西欧和日本也是两种方法并存违建住进去人以后还会强拆吗。 多数专家认为两种方法会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并存,共氧化法生产工艺在短时间内无绝对优势淘汰氯醇法工艺。我国目前主要采取的是氯醇法,应通过技术改造,逐渐缩短与国外先进水平的差距。另外,因氯醇法环保压力较大,随着我国石油化工迅速发展,国内可在有原料优势的大型石化企业建设共氧化法生产装置。这样,可以在我国构成环氧丙烷生产两条线路互补共存的局面,从而增强我国环氧丙烷生产企业的竞争能力。——生产经营范围化。国内环氧丙烷的发展思路要以强化国际竞争能力为目标,构成范围化生产经营。我国环氧丙烷范围太小,平均范围只有年产2万吨左右,发达国家的经济范围1般为年产10万吨以上。如美国工厂的平均年生产能力为44.2万吨,西欧国家平均年产为20万吨。不同经济范围效益不1样。以氯醇法为例,年产9万吨的生产装置,其每吨产品本钱为605美元;年产18万吨的生产装置,吨产品本钱为560美元;年产36万吨的装置,吨产品本钱为524美元。而我国环氧丙烷厂家的吨平均本钱为900~940美元,没法同国外企业参与市场竞争,因此国内许多企业已停产或面临关停状态亦不足为奇。应重点扩大骨干企业的生产范围,年生产能力最小应为10万吨。有条件的话,可在工业基础好,原料供应充足,交通运输便利的地区建设年产20万~30万吨的大型装置。同时优化资源配置,在国家宏观调控下,通过联合和分工协作,构成环氧丙烷与其下游产品生产厂家1体化,共同参与国际竞争。——下游产品系列化。加大环氧丙烷衍生物的研究开发与利用。目前我国的环氧丙烷及衍生物市场份额,国外公司已占到60%,并有继续扩大之势。国内应认真研究市场需求的发展,增加衍生产品的品种并提高质量。环氧丙烷系列产品广泛利用于多行业,不同的行业对品种及牌号要求不同,例如聚醚产品,美国共有300多个品牌,而我国的品牌唯120余种,而且所能供应的只是1些普通或低档产品,特殊和高级品种依赖进口。因此在建设骨干环氧丙烷企业的同时,也应当逐步构成有技术、有实力、有特点的环氧丙烷加工企业。在下游产品开发方面,以聚醚多元醇和聚氨酯的系列产品利用前景特别广阔,应侧重开发。